海底地下水排放对近岸富营养化的影响

研究背景:

海底地下水排放(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,SGD)指陆架边缘海底各类水体受不同驱动力驱动而向近岸海域的排放。由于地下水中的营养盐浓度普遍高于近岸海水,因此SGD是近岸海域重要的营养盐来源,也是造成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推手之一。中国沿岸90%的海湾面积不足500 km2,然而对于这些小型海湾的SGD调查却相对匮乏,SGD对小型海湾系统的营养盐含量、分布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也尚未明确。

研究区概况:

本研究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湾进行开展。东山湾水域面积不足500 km2,是小型海湾的代表。研究团队于2020年5月,以长半衰期镭同位素(226Ra和228Ra)作为SGD示踪剂,基于大面观测和定点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建立质量平衡模型,估算了东山湾全湾平均与定点站位的SGD通量及营养盐排放通量。

图1:东山湾研究区域采样站位图

结果与讨论:

2020年5月,东山湾全湾平均的SGD通量为(7.47±3.40)×106 m3 d-1,相当于漳江当月径流量的9倍左右。SGD向东山湾输入的营养盐净通量分别为溶解无机氮(DIN):(7.06±0.82)×105 mol d-1,活性磷酸盐(SRP):(2.05±0.34)×104 mol d-1,溶解硅酸盐(DSi):(1.12±0.34)×106 mol d-1。SGD输入的营养盐通量比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分别高出一至两个数量级,表明SGD是东山湾最主要的营养盐来源。

图2. SGD、河水以及大气沉降向东山湾输入的营养盐通量

研究还发现东山湾内228Ra活度和DIN、SRP以及DSi的浓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迄今为止已报道的近岸系统中最为显著,表明 SGD对东山湾营养盐分布的驱动较其它近岸系统更为强烈;湾内228Ra活度和叶绿素(Chl. a)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(p<0.05,R2>0.40),据此推测SGD可通过控制营养盐的输入和分布调节东山湾浮游植物的生物量;在湾中心的定点站位,228Ra活度的最高值和Chl. a浓度的最高值同时出现,再次确证了SGD对湾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调控作用。显而易见,SGD营养盐的输入决定了东山湾的潜在富营养化条件。

图3. 东山湾春季 228Ra和DIN、SRP、DSi以及Chl. a之间的关系。(A-D)表层水;(E-H)底层水

结论:

海底地下水排放近岸海域营养盐的重要来源。本文通过镭同位素示踪,明确了SGD是东山湾营养盐的最主要来源,并通过控制营养盐的分布,影响湾内浮游植物的生长,进而决定了东山湾的潜在富营养化条件,强调了SGD过程的重要性,为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监测以及赤潮爆发的预警提供了科学帮助。

图4.海底地下水排放对东山湾潜在富营养化的主控作用